美麗的清江河畔,一座漂亮的高樓拔地而起,聳立于湖北省長陽縣城龍舟大道72號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人民醫院的院內,這座高達16層2.1萬平方米的新住院大樓,使住院病人容量由260人增加到660人,硬件設施的改善,標志著長陽42萬土漢兒女的看病難、住院難從根本上得到解決。與新大樓相輝映的,是人民醫院的高端醫療設備的引進和醫療服務質量的不斷提升,實現了醫院又快又好的發展,2011年,門診總量達到16萬多人次,出院病人達到1.4萬人才,得到了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的普遍贊譽。 (小題)堅持規范診療,提升服務質量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人民醫院成立于1951年,經歷了60年的發展歷程,經過歷屆領導及全體職工的共同努力,現已發展成為一所集醫、教、研、防為一體的二級甲等綜合醫院。 院長楊華說:“質量,是打開群眾信賴之門的金鑰匙!”為不斷提升服務質量,近年來,醫院不斷強化全員醫療安全意識,在規范診療行為上狠下功夫,嚴格臨床用藥。他們每月都要對各科室進行用藥督導檢查,把合理用藥納入質理考核內容,制訂了《醫療安全管理獎懲辦法》,按業務總收入的1%提取醫療安全基金進行安全質量考核?股厥褂脤m椪,是衛生部部署的一項重要工作,長陽縣人民醫院把整治工作落實到醫生每一張處方,通過開展合理用藥監測專項整治以來,門診使用抗生素比例比治理前的26.7%下降到23.88%。 為加強護理管理,醫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自去年5月份實施5個護理示范區以來,現已推廣到所有臨床科室,他們對病人的尊敬稱謂,和藹可親的語言,熱情的問候,溫馨的服務,感化了每一位在院病人。通過回訪病人,病人綜合滿意度達到95%以上。 (小題)注重資源整合,提升科技水平 群眾對醫院的滿意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醫療水平的高低,因此,科技水平是衡量醫院的發展的重要標志。 長陽人民醫院十分注重醫院各種科學技術的資源整合,使之在救死扶傷中發揮科學技術的更大作用。他們在宜昌市縣級醫院中率先使用電子病歷、電子醫囑,優化了就診流程,保護了病人隱私,解放了醫生的體力勞動;他們引進電子圖書,建立了電子圖書館,方便了醫護人員從內網上學習醫療技術和先進經驗;他們調整醫療布局,更新醫療設備,為提升綜合救治能力,他們投入出250多萬元購置了西門子彩超、奧林巴斯自動化分析儀,更新了陳舊落后的設備。2011年5月,投資1000多萬元引進德國西門子1.5T磁共振投入使用。至此,除擁有德國西門子1.5T核磁共振外,醫院還擁有飛利浦雙層螺旋CT、GE血管機、數字拍片系統、血液透析機、關節鏡、高級手術顯微鏡、阿洛卡彩超、史塞克腹腔鏡、電子胃腸鏡、纖支鏡、鼻竇鏡、前列腺電切鏡、高壓氧艙、體外碎石機、動態心電圖、電子陰道鏡、中耳分析儀、動脈硬化檢測儀等大型設備。醫療設備總值達到6000余萬元,固定資產總值達到1.4億元。 資源的整合,大大提升了醫院的科技水平,醫院被納入宜昌市二類學分教育基地,每季度開展一次繼續醫學教育,僅2011年就參加各種學術交流達78人次,接受鄉鎮衛生人員進修27人,在各級雜志及刊物上發表專業學術論文49篇,創新開展了腔鏡膽總管取石術、腔鏡腎切除術、微創介入子宮動脈栓塞術、冠狀動脈造影等高難度手術。 目前,醫院已擁有雄厚的技術實力,在職的577人中,有衛生技術人員443人,正高級職稱4人(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專家津貼),副高級職稱36人,中級職稱210人。醫院設有30多個臨床科室,“耳鼻喉?”、“重癥醫學科”被宜昌市衛生局授予市級重點?。在外科腹腔鏡手術、骨關節置換手術、婦科腹腔鏡手術、宮腔鏡手術、鼻竇鏡手術、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內科介入檢查治療、惡性腫瘤根治、肝病、風濕病、糖尿病、120急救、重癥監護等方面特色突出,成為長陽全縣醫療業務技術指導中心。 被譽為國際愛嬰醫院、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是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技術協作醫院;系湖北民族學院教學醫院、三峽大學臨床教學基地。2009年被宜昌市衛生局授予“二級優秀醫院”。 (小題)改善醫療環境,提升競爭實力 硬件是醫院發展的基礎,更是醫院形象的風向標。為進一步改善醫院環境,長陽人民醫院搶抓國家拉動內需的機遇,啟動了新住院大樓的建設項目。該工程2009年6月動工興建,2011年8月全部竣工,大樓共16層,建筑面積2.1萬平方米,總投資7000余萬元。 新大樓從規劃設計、建筑質量、設施設置均達到了縣級醫院的一流水平。新住院大樓的建成,大大改善了醫院的醫療環境,提升了醫院的整形象,醫院規模實現了新的跨越,開放床位擴張到660張,住院臨床科室由9個增加到15個,醫務人員增加到577人。目前,醫院占地面積24000平方米,建筑面積43800平方米,其中業務用房面積達到28000平方米。 新大樓完善的污水處理系統,配置的進口高級發電設備,以及投資700余萬元建成的節能減排的天然氣中央空調、供暖、供開熱水設施設備,使水電氣供應得到有效保障。后勤服務也實現了社會化管理,設置后勤110 ,實行 24小時值班,,很好的滿足了病人及家屬的護理生活需要,后勤投訴幾乎為零。 2011年,門診總量162273人次,同比增長6.9%,醫技檢查146137人次,同比增加17.8%,收治住院病人13992人次,同比上升18.3%。 (小題)強化內部管理,提升整體形象 醫院的業務發展,醫療質量的提高,都離不開人的主觀能動性。長陽縣人民醫院,在推進醫院發展的同時,始終把員工素質的不斷提高放在重要位置,他們從內部管理入于,從制度切入,以人為本,加強醫院文化建設,收效頗豐。 他們落實院務公開制度,對醫院財務、人事、考核、建設項目招標、采購、藥品價格、醫療收費標準,都通過院務公開欄和電子顯示屏對外公示公開,接受群眾監督; 自1995年1月“二等甲級醫院”授牌以來,他們對各科室規范管理,實行質檢報告制度,每月對醫療質量、服務質量、病人滿意度、投訴處理情況進行檢查、督辦、通報,達到獎勤罰懶、獎優罰劣的目的。 他們在全院開展“明星服務窗口”評選活動,形成了“比服務、比奉獻、比技術、比效率”的良好氛圍。 重視醫院文化建設,醫院不僅有院旗、院歌、院徽、院訓、還辦有院報,建有醫院文化長廊。 通過更新理念,創新管理模式,全面推行人性化服務、文明誠信服務,使醫院全體員工整體素質得到提升,員工的工作潛能和工作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這種凝聚的力量,使醫院能以優良的服務態度、優質的醫療技術、優美的療養環境服務于病人,奉獻于社會,為長陽的經濟建設和新農村建設服務盡心盡力,為全長陽42萬人民身體健康保駕護航不甘落后。(劉洪進、劉勝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