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國有工業企業改革:“懸崖邊上的戰役
時間:2011-11-02 20:42來源: 作者:
中國趣味新聞網(簡稱怪奇網、趣味網),是一個面向全球14億中文網民的大型門戶網站,也是全球最大的趣味網絡媒體,560多位奇人怪才參與辦網,1000多演藝名星傾
怪奇網訊:據大江網訊 見習記者秦海峰報道:2010年第1季度江西省出資監管企業規模、速度和效益快速增長,發展勢頭強勁,實現首季“開門紅”,這也標志著,江西國有工業企業改革進入全面收官階段。
在這場歷時2年的不成功便成仁的堪稱“懸崖邊上的戰役”的國企改制中,江西大獲全勝,走出了一條既符合中央要求、又切合江西實際的國企改革新路。
危機
過去,我們把江西的傳統優勢礦業經濟作為經濟發展的龍頭,這也深刻地塑造和影響了江西的經濟格局,我們卻絲毫未留意在其他產業上投入的不足,更未曾留意礦業經濟一枝獨秀潛在的風險。
在這一傳統優勢產業的帶動下,一直到2008年上半年,江西經濟幾經繁榮,迅速發展。
然而,繁榮很快變成了危機。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突如其來,隨之而來的連鎖反應很快影響到了江西的傳統礦產產業,江西的經濟發展也一落千丈。
我們也不得不去思考,國有經濟結構的布局究竟應該怎么調整,過去我們總是很茫然,總感覺結構調整就是這個行業多做點,那個行業少做點,但經濟結構調整的目的、結果是什么?還沒弄明白。
同樣沒有弄明白的是如何去尋找和培育潛在的優勢產業?怎樣才能減少一個產業的經濟周期對宏觀經濟平穩持續發展的影響?如何才能使得企業提高抵御風險的能力?
在發展遇到阻力時,江西國有工業人并未停止思索。
謀變
過去多年的繁榮與痛苦,為江西國有工業企業改革積淀了和過去相比更為堅實的信念和普遍共識:我們已經被逼到了“懸崖的邊上”,再無退路。雖然對具體改革措施、改革前景仍存有疑慮,但對江西國有工業企業人來說,改革、改制已成為必然的選擇,時不我待,打一場“懸崖邊上的戰役”迫在眉睫。
不過,即便如此,對每一個企業而言,這仍是一個艱難的抉擇:改什么?怎么改?人往哪里去?錢從哪里來?
重要的歷史時刻,江西發出了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應該傳遞的聲音。
2009年6月底召開的省委常委會上,蘇榮書記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了關于國企改革的“二十二條”,不僅明確了改革的方向、目的、原則、重點和方式,而且明確了改革涉及的重大政策問題。
這個成為了日后江西國有工業企業改革的綱領性文件的“二十二條”,也傳達了當時江西省政府一個鮮明而堅定的信號:改革,唯有改革才有出路。
重生
國有企業改革核心是產權制度的改革,國有企業改革的目標是股權多樣化,探索公有制的多種實現方式。
而此次江西省國有工業企業改革正是堅持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進行股權多樣化改革,從一般的競爭領域退出,進入到關系國計民生和經濟發展命脈的行業和領域,把有優勢的企業做大做強。
與此同時,把企業改革和招商引資、轉變企業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布局緊緊地聯系在一起。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按計劃,分步驟,有序地進行配套,進行改革,走出了一條既符合中央要求、又切合江西實際的國企改革路子。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省屬企業累計完成增加值54.2億元,同比增長62.9%,比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高出43.3個百分點;完成工業銷售產值299.5億元,同比增長77.6%。累計實現營業收入361.1億元,同比增長51.2%,比央企一季度營業收入增幅高1.5個百分點;實現利潤18.7億元,同比增長5.7倍。一切發展都是為了人,這也是衡量改革成功與否的關鍵和標志之一。而在這點上,江西的國有工業企業改革更是打了一場暢快淋漓的勝仗。
把員工作為改革的動力和主力軍,而不是改革的對象,充分發揮職工在改革中的主人翁地位和作用,尊重職工的參與權、知情權和決策權。而事關企業改革的一切都必須在職代會上通過這一條,更是江西所獨有。
未來
實際上,企業的現代化和經濟增長現代化比以往更為強烈地呼喚著政府現代化,呼喚著一個對有所為有所不為、什么該管什么不該管有更清晰劃分和更強自制力的政府,這對無疑也是對政府治理智慧的考驗。
比如說,政府如何去推進、實現公有制的多種實現方式,如何能為企業提供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如何使企業的創新有制度保障。更重要的,是如何讓人民有尊嚴地生活,如何讓城市成為一座宜居的富有生機的創造力之城。
正如江西省國有資產管理監督委員會主任李天歐所言:江西企業規模不是很大,經濟發展水平還不太發達,但是我們可以比人家更“解放思想”,只要在“解放思想”上領先超過別人,創造更好的創業環境,我們就一定能夠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這意味著,不僅是企業需要轉型,政府也同樣是一個重要的轉型主體。政府的治理觀念、治理方式轉型為企業發展提供良性的制度環境,而這定會讓千千萬萬的企業踏上持續創新和持久繁榮之旅。
過去的教訓證明,唯有共同找到通往現代化增長的道路,建立健全合理的工業企業布局,江西國有工業企業才能創造和延續新的繁榮,才能成為江西的中部崛起、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強大引擎。
(責任編輯:admin) |
------分隔線----------------------------